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依法治市> 法治泰州
靖江“435定管评”工作法 打造法治小区示范创建样本
  • 信息来源:依法治市办秘书处
  • 发布日期:2023-02-22 16:37
  • 浏览次数:

2022年以来,靖江市积极探索法治小区建设新路径,以“435定管评”工作法分类推进法治小区示范创建,全力打造小区居民“良法善治共同体”。

一、因事为制,明确“一个思路”。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途径摸底小区现状。一是业委会及物业企业覆盖率不高。全市现有居住小区493个,其中商业小区143个,安置小区、老旧小区350个,后两类大多无业委会、未配备物业公司。二是运营模式各不相同。部分小区有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由开发商聘请;部分小区无业委会,通过自治满足居民日常需求;部分小区由社区或镇(街道)委托物业服务公司保障基础服务。三是居民法治需求有所差别。前期调查显示,物管小区诉求集中在物业费收取、装修噪音污染、宠物饲养扰民等;无物管小区集中在相邻关系、毁绿种菜、赡养析产等。在此基础上,靖江明确了“法治小区应根据不同实际开展分类建设”的工作思路。

二、遇水搭桥,探索“四类措施”。在调研基础上,先后印发《靖江市“法治小区”示范建设暨进一步推进城乡“援法议事”活动方案》、《靖江市“法治小区”星级建设评估指引》等文件,以“435”方式分类开展创建。“4”即全市所有小区分为4种类型,即成熟商业小区、城区老旧小区、拆迁安置区、农村集中居住区,每类小区创建标准各有侧重。“3”即每种类型小区分为3个档次,每个档次详细描述了达到该档次需要在组织保障、民主管理、法治供给、文明实践方面达到怎样的标准。“5”即开展5星申报,对法治小区开展三到五星级建设指引。其中三星由居委认定,四星由镇(街)认定,五星由市级认定,达到五星标准即具备申报市级以上法治小区资格。 

三、长效管理,提供“三项保障”。建立“定管评”后续机制,对法治小区进行长效管理,进一步保足法治小区创建后劲。一是“定”星亮绩。市委依法治市办将法治小区示范创建纳入对镇(街道)党的建设考核,根据属地创成星级进行格次赋分;市住建局将法治小区创建情况作为对物业服务企业考评加分项,共同推动法治小区建设。二是动态“管”理。法治小区每年申报一次,经过现场介绍、项目路演、书面交流等形式,展示特色风采;对创成的法治小区每年开展一次“回头看”,若发生违规使用维修基金、发生重大矛盾纠纷、群众满意度显著降低等情形即予以摘星。三是以“评”定补。对在法治阵地建设、新风新俗涵育、援法议事创新、法律志愿服务等领域确有特色做法、成效且投入较大的小区,经市级部门评定后以共创形式予以适当补助。

自“法治小区”示范创建开展以来,靖江市物管行业打造“红管馨园”品牌,以党员先锋岗认领小区治理问题;168个物管小区完成“一小区一清单”,全市业委会增加至72个,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29个;全市各类小区法治文化氛围愈加浓厚,开展“援法议事”107次,成功解决停车位改建、加装电梯、绿化环境微整治等难题;开展各类法治讲座100余场,广场法治宣传50余次;莲沁苑等小区开发微信小程序等“智治”平台,居民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回应;评选出汤家公寓等20个“靖美楼道”、德裕苑等15个“靖美小区”。下一步,靖江将结合实际,持续探索法治小区落地路径,更好展现城市软实力的善治效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