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工作动态
兴化市司法局“三措并举”培育“法律明白人” ,打通基层法治“最后一公里”
  • 信息来源:兴化市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5-08-12 16:16
  • 浏览次数:

近年来,兴化市司法局聚焦基层法治建设,创新培育“法律明白人”队伍,通过精准选育、多维赋能、实战练兵等举措,推动“法律明白人”成为基层治理的“法治先锋”,有效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法律明白人”3200余名,覆盖所有村(社区),累计参与矛盾纠纷调解1.2万余件,开展法治宣传3100余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一是严把“三关”建强队伍,夯实基层法治根基。精准遴选优结构。 采取“个人自荐+村居推荐+司法所审核”三级筛选机制,重点从村干部、网格员、乡贤、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拔具有一定法律素养、群众基础好的人员,确保队伍“选得准、用得上”。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对履职不力者及时调整,今年以来优化调整“法律明白人”156名。分层培训提素能。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依托市法治教育中心、乡镇司法所设立培训基地,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学+点单教”模式开展培训。线上开设“法律明白人云课堂”,推送民法典、土地承包等案例解析200余期;线下组织法官、律师等开展“以案释法”巡回讲座,今年已举办专题培训32场,实现全员轮训。亮明身份强责任。 统一颁发证书、徽章和工作手册,在村居公示栏亮身份、亮职责。建立“1+N”联系户制度,每名“法律明白人”结对帮扶5-10户家庭,开展“法治体检”活动,累计收集社情民意4300余条,推动解决宅基地纠纷、赡养矛盾等突出问题1200余件。

二是创新“三大载体”赋能增效,激发队伍活力。打造“法治驿站”服务品牌。 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明白人”工作站,配备法律图书角、智能普法终端,打造“10分钟法律服务圈”。昭阳街道文峰社区“老支书调解室”由退休干部担任“法律明白人”,成功化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纠纷47起,相关案例入选全省“枫桥经验”优秀案例。实施“法治积分”激励机制。 出台《“法律明白人”积分管理办法》,将参与调解、普法宣传等6类服务量化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农资券等实物奖励,并作为评优评先依据。安丰镇推行积分制以来,“法律明白人”月均参与服务时长提升40%。戴南镇率先试点“云调解”模式,法律明白人通过视频连线律师远程协助,成功化解跨省劳务纠纷13起,群众满意率达100%。

三是聚焦“三项重点”服务民生,彰显法治温度。当好政策法规“宣讲员”。 围绕乡村振兴、征地拆迁等热点,组织“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夜市”“田间课堂”等特色宣讲。周庄镇东浒村“法律明白人”将土地管理法编成方言快板,巡回演出20余场,推动全村土地流转纠纷同比下降70%。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 推行“法律明白人+专职调解员”联调模式,针对家事、邻里等常见矛盾建立“分级调处”机制。陶庄镇王寺村“法律明白人”朱光东创新“亲情调解法”,促成18起家庭矛盾和解。当好法治建设“监督员”。 参与村规民约修订、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等工作,对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提出法律意见。今年以来,全市“法律明白人”参与审核村居合同协议360份,提出合法性建议170条,从源头防范法律风险。

下一步,兴化市司法局将持续深化“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计划年内实现每户均有“法治带头人”,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浓厚氛围,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基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