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5-05-08 17:35
- 浏览次数:
近年来,海陵区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法律援助站点覆盖提升工程的部署要求,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服务需求,以“小蜜蜂”驿站为示范载体,打造“10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推动站点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一是聚焦需求导向,构建“立体化”服务网络。针对新业态群体分布广、流动性强的特点,以金融中心集聚区为核心设立“小蜜蜂”驿站,联动区法援中心、镇(街)工作站、村(社区)联络点,形成“1个品牌站点+N个基层站点”的线下服务网,重点服务快递外卖、家装物流、家政保洁、出国劳务、大货车司机和网络主播等新业态从业人员,以“小站点+优服务”为标准,构建“线下+线上”“中心+站点”立体式法律援助网,以专业的服务、贴心的关怀和创新的举措,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是强化专业支撑,打造“全链条”服务团队。依托律所资源优势,组建由党支部书记带头的“法治蜂巢”团队,实行“每日坐诊+定期巡诊”模式,全年值班律师到岗率100%,累计承办疑难案件15件,成功办理快递员徐某经济补偿案、臧某工伤赔偿案等,挽回经济损失超40万元。联合人民法院、人社等部门建立“调诉援”衔接机制,推行“非诉调解优先+法律援助兜底”模式,“零成本”解决矛盾纠纷。在做好站点“规定动作”的同时,依托单位部门的资源优势,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内容,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多种多样的关爱帮扶和法律服务。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升级“个性化”法治供给。针对快递、家政、物流等6类重点行业,开展需求调研,梳理劳动关系认定、工伤赔偿等高频问题,开发“法治体检”“法律咨询券”等8类服务产品,量身定制“行业专属套餐”。为外卖骑手设计“交通安全+劳动合同”普法课程,为建筑工人提供“工伤维权+欠薪追讨”专项服务,发放咨询券400余张,惠及186人次。开展“情暖骑士 法护骑手”等公益活动28场,上门办理法援申请15件。创新开展“法治小课堂”进企业、进驿站,通过案例解读、模拟仲裁等形式提升群体法律意识,参训人员维权成功率提升60%。
四是健全长效机制,夯实“品牌化”发展基础。出台《海陵区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管理办法》,明确站点建设“六统一”标准,建立律师筛选、月度通报、实地督查3项机制,确保服务质效。创新研发法律援助智慧管理系统,全流程监管受案登记、人员指派、案件办理、结案归档、质量评估、补贴发放等环节,系统实时记录时间节点和主要内容,具备超时预警、一键生成补贴等功能,业务数据及时、动态更新,案件基本信息、办理进度等内容随时可查,案件办理结果、补贴发放结案后可视,各类信息统计齐全,方便查询、分析、共享,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业务办理科学化、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