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靖江市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4-09-20 17:31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靖江市司法局立足法律援助职能,以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效能和便利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为目的,将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做优做实做细,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法律的温度,有力推动法律援助服务“高效高质办成一件事”。
一是筑牢维权阵地,实现法律援助“就近办”。打造“一老一幼”流动法律援助工作站,结合城南办事处“小区开放日”活动,为社区老百姓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律援助申请转交等服务。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乡村企业聚集地、拆迁安置区、廉租房小区、农业产业强村、新业态就业群体驿站等特色村(社区)新增13个法律援助联络点,努力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具有示范引领的服务站点。依托全市7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和23个联络点设立法律援助维权“绿色通道”,与统战部门联合打造“同心法律援助工作站”,与老龄协会携手共建3家老年人法律援助联络点,真正把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成服务基层、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将法律援助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
二是强化体系建设,实现法律援助“快速办”。组建一支由4名专职律师、2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2名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在内的“法援惠民生”志愿服务团,结合“靖心援”品牌服务“一老一幼、农民工、新业态群体”等重点人群,对于案件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的,优先受理、及时办案。与派出所、人社局、法院、妇联、民政等单位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联合开展“一老一幼、农民工、新业态群体”等重点人群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积极与检察院、人民法院联系,针对涉及虐待、遗弃或者家暴、性侵未成年人等维权案件,安排心理咨询师第一时间介入,及时通知公安快速出警、及时保护。
三是聚焦关键人群,实现法律援助“重点办”。针对“一老一幼、农民工、新业态群体”的不同特征开展靶向式特色法律援助服务。对老年人群体提供“上门办、立马办、预约办、点援办、先行办、24小时办”的“6+N”服务,有效解决困境老人“急难愁盼”。针对未成年人受家庭暴力、虐待、性侵害等严重侵犯其人身财产权益的案件,设置“青少年维权岗”,推行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实现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规范化、精准化。结合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特点、出行规律,成立“法援惠民生·靖新援”法律援助志愿团队,定期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宣讲活动,不断增强法治在新业态新就业领域的影响力。聚焦农民工群体,创新设立农民工讨薪案件引导分流机制,构建“全覆盖、无死角、不遗留”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
四是规范办理流程,实现法律援助“一次办”。建设一支综合能力强、年轻化的法律援助承办队伍,采取“老带新”“熟带生”“上带下”模式,为年轻律师常态化“浇水”,规范化“栽培”,跟踪化“修枝”,不断提升法律援助律师队伍整体素质。通过随机旁听庭审、抽查卷宗等方式,开展全流程质量监管,确保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和水平。严格按《法律援助法》《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及相关法规条例受理案件,落实承办人责任承诺制,已办结案件实行案卷提交初查、同行复查、中心再查“三查制”。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对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受案范围、办理程序等内容进行学习,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效,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专业、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