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海陵区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4-05-22 16:04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海陵区司法局坚持企业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把涉企纠纷调处融入社会治理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优势,从调处网络、处理流程、调处质量三方面构建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助力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构建涉企矛盾纠纷调处网络。整合调解员、网格员、法律顾问和公证员等多元化人员资源,搭建覆盖区、镇街、村居的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定期深入辖区企业,聚焦劳资、借贷、合同等重点领域摸排,做到早介入、早掌握、早化解,今年以来已排查出各类隐患苗头和不稳定因素200多件。开展对企业人民调解组织现状及工作情况调研,摸清底数、分类指导,推动300人以上企业建立调解组织,帮助解决涉企矛盾,全区新培育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15家,推动已建成的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实体化运转。为提升矛盾纠纷处理的时效性和便捷性,积极推广线上纠纷受理平台,如“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等,实现线上即时受理与线下高效交办的无缝对接。
二是优化涉企矛盾纠纷处理流程。传承和发扬“枫桥经验”,深化溯源治理工作实践,建立信息互通、联席联办工作机制,形成简易纠纷迅速调、疑难纠纷联合调、涉法涉诉专家调、群体性纠纷稳控调等特色调处模式,精准施策、分类突破。同时,挖掘商会、行业协会资源优势,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吸收企业经营者、银行从业人员、经济专家等作为特邀调解员,形成调解合力。目前,在住建、人社、环保等16个重点领域建立调解委员会,涉企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98%以上。
三是提升涉企矛盾纠纷调处质量。建立涉企纠纷快速处理机制,依托各级非诉讼服务中心,坚持调解优先,同时发挥行政调解、律师调解等作用,扎实做好矛盾纠纷的协调、化解和指引工作。坚持“调解一次纠纷、普及一次法律”,调处纠纷时针对性开展相应法律法规宣传,以案释法,提升企业依法办事思维能力。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在调处纠纷时同步开展企业“法治体检”,以发生矛盾纠纷的领域为切入点,以点扩面,深入查找“病灶”,源头治理,防止同类矛盾纠纷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