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4-07-17 09:03
- 浏览次数:
近年来,泰兴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普法工作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基层法治文化阵地搭建新途径,设计多样化法治文化活动,推动创作研发法治文化作品,不断夯实法治中国建设的社会文化基础。
一是用心搭建阵地,着力夯实法治文化宣传载体。法治文化阵地是扩大法治文化覆盖面、增强法治文化传播力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泰兴市司法局深入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建设标准,增强实用功能,不断提高利用率和群众参与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5个、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32个,镇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9个。积极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等融合发展,把法治元素融入公园、旅游以及新农村建设,在网格服务站、新文明实践站设立“法治角”,运用农家书屋、法治大讲堂、农民大舞台开展以案释法,联合暖心驿站、便民服务站开设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多形式全覆盖打造基层普法阵地,为老百姓提供就近法治文化宣传。依托杨根思故居、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旧址等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本地红色故事以及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和事植入法治元素中,打造具有泰兴特色的红色法治文化带,实现红色资源与法治文化“并蒂花开”。
二是精心开展活动,着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法治素养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泰兴市司法局紧抓“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紧扣重点人群,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法宣传相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着眼青少年开展“法护校园”主题活动,推动法治副校长实职化,建立全市法治案例库,探索“公益护校”模式,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平安法治校园建设。紧盯农村基层深入实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特色法治乡村建设、“法律明白人”培养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四大工程”,通过“百场文艺下基层”“农民工学法周”等活动,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基层群众法治意识。聚焦大中小企业法治需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普法直通车’”“法护营商”“法治体检”活动,推动普法宣传教育、企业合规经营和助企法律服务相融合,护航辖区企业健康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兴新实践贡献法治力量。
三是细心打磨作品,着力传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新时代法治文化的重要源泉。泰兴市司法局立足本地实践,走出一条具有泰兴特色的传统文化与法治建设融合发展之路。一方面,联合市教育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共同举办泰兴市首届“书法有法”硬笔书法规范字大赛,将书法与普法工作相结合,推动汉字规范书写,强化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泰兴市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法治素养。另一方面,将非遗传统与法治文化相结合,成立“鼓儿书”宣讲团,开展“打鼓说唱新思想”活动6000余场;发挥非遗“泰兴说唱”载体作用,创作《泰兴基层普法员》《高歌奋进新征程》等说唱节目,弘扬主流价值,宣传文明新风;组建法治文艺演出团23个,培育法治文艺工作者87名,丰富法治文化下沉渠道,夯实法治文化传播基础,全面点燃基层法治文化发展动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