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工作动态
靖江市司法局“五心”服务助力农民工讨薪维权
  • 信息来源:靖江市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3-12-19 15:47
  • 浏览次数:

年终岁末将至,为让农民工安心回家过年,靖江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为农民工提供“五心”服务,依法做好农民工讨薪维权工作,使农民工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一是“用心”布置,维权网络全覆盖。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民工法律维权网络体系,在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中心(人社所)、信访、工会等部门设立窗口,农民工遇到欠薪等法律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接待和处理。在村、社区(居委)和社区网格设立了农民工法律援助联络点和联络员,打造“半小时”农民工维权网络,形成了镇、村(社区)、网格三级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体系。

二是“贴心”宣传,法律知识广知晓。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深入船舶企业、建筑工地、员工生活区等场所,向农民工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着重讲解劳动合同签订、保险缴纳、薪酬支付等内容,进一步提升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引导他们遇到欠薪等问题要走法律途径,合法维权。在企业集中招聘会、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宣传惠企稳岗的相关政策,向农民工发放法律宣传折页;在法润民生微信群,由律师顾问发送法治案例及每日说法,让农民工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法律学习,实现法治宣传的多渠道,提高法律维权的知晓度。

三是“暖心”走访,风险隐患早预防。结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企业法治体检、公共法律服务“产业链+”等各类活动,组织驻村法律顾问主动走访辖区企业,对企业劳动合同开展合法性审查,对企业落实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情况进行法治体检,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从源头上预防欠薪事件的发生。司法所、人社所、工会等部门定期在船舶修造、港口码头、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法治讲座,送法进企业。针对农民工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以案释法,用具体事例加深广大农民工对法律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关口前移,变“农民工讨薪找上门”为“走进企业查问题”,引导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依法规范劳动合同,严格落实劳动保障。

四是“热心”服务,咨询援助快受理。在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分发宣传资料,设立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对于农民工来访咨询和法律疑问,及时为他们详细讲解,告知解决办法或途径,如有进一步需要,可以提供代书、调解、维权指引、代理交涉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帮助维权。针对农民工欠薪、工伤等维权事项,服务窗口简化受理程序,及时和市法律援助中心对接,一次性告知法律援助所需的有关证据材料,对申请资料进行初审,或者通过“12348”拨打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由在线律师给予提供法律帮助,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努力实现农民工讨薪维权“最多跑一次”,降低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效率。

五是“公心”调处,矛盾纠纷促化解。依托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综合司法、人社、信访、派出所等多部门资源,形成前端“一窗受理”、中端“疏导分流”、终端“联动联调”的工作机制,案件受理后根据案情开展调查、调解、援助、诉讼等工作,对于人数较多、案情复杂、金额较大的重大案件则启动“会商会办”机制,采取多部门联合介入方式,共同处置化解,最大程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诉求,力争农民工薪资纠纷“一站式”化解。

今年以来,通过开展“五心”服务,已经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15件,其中群体性讨薪类案件4件,涉案52人,接待农民工各类法律咨询79余人次,追索劳动报酬和工伤保险待遇160余万元,切实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