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工作动态
海陵筑牢消费者权益保护“防火墙”
  • 信息来源:海陵区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5-03-19 17:32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海陵区不断强化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打造多层次、多途径、高效率的消费纠纷调解新模式。今年全区各调解组织接待消费维权咨询76人次,成功调处消费纠纷153起,切实维护了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是专业精准化解消费纠纷。消费纠纷常涉及复杂的商品知识与法规条例,为此海陵区组建了“专职调解员+部门骨干”专业调解队伍,加强司法局、工商联、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维权中心、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之间的联动,及时将争议和纠纷引入调解程序,确保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常态化建立重点案件会商研判、部门协同化解等制度机制,定期梳理高发、频发的消费领域矛盾纠纷成因及类型,保障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见力见效。例如常见的健身房、理发店群体性“预付费”退款纠纷,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依法依规阐明消费者与商家的权责关系,确保争议问题在法律框架内得到妥善解决。

二是高效快速解决维权难题。传统维权途径耗时费力,人民调解开辟了消费者维权高效通道。今年2月,消费者蒋某购买了某食品厂生产的椒盐肉松酥饼,食用时发现酥饼中肉松含量不达标,蒋某联系某食品厂要求赔偿,双方协商未果,委托海陵区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调解员耐心地对蒋某进行劝导,帮助其平复情绪,向其说明人民调解解决问题高效便捷的优势。随后,调解员向双方深入解读相关规定,成功引导双方签订调解协议,顺利平息这场消费争议。

三是柔性沟通修复民商关系。消费纠纷极易在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引发尖锐的对立情绪,破坏原本和谐的民商关系,人民调解始终坚守柔性调解原则,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针对常见多发的澡堂索赔纠纷,调解员总结“先行调查是否依据消保法尽到提示责任,再分类处置”的成熟调处思路,调解成功率大大提高。去年11月以来,四家浴室接连出现澡客跌伤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消费者情绪激动,矛盾极易激化。调解员介入后进行周密调查,凭借专业的调解技巧和耐心的沟通,有效化解争议,四起纠纷全部实现3天内调结,切实有效地修复受损的民商关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