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靖江市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4-01-29 10:32
- 浏览次数:
近年来,靖江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争创江苏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目标,实施法治“引领、夯基、保障、提能”四大工程,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实施“法治引领”工程,在法治护航中助推高质量发展。精心制定《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方案》,印发《中央依法治国办市县法治建设工作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清单(靖江市)》,建立实施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月报告制度,全力补齐法治短板弱项。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收集的问题线索认真做好交办整改。联合9部门打造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2.0版本并在全市推广运行,提前监控企业生产经营中行政违法风险点。持续推进企业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对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和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清单实施动态调整,共梳理出不予处罚清单194项、从轻减轻清单660项。创新企业监督执法途径,建立民营企业执法监督联系点10个,聘任民营企业执法监督员6名,实现全市镇街全覆盖。完善涉企信用管理机制,实施重点领域市场主体分级分类监管,目前已建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食品经营企业信用档案,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实施“法治夯基”工程,在精进臻善中聚力高效能治理。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对2020年以来正式施行的重大行政决策类文件中问题较突出的集中开展决策后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作为调整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市政府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将继续有效的162份规范性文件编印成册,发放给全市各机关单位和乡镇街道。狠抓执法监督协调。梳理各条线现行适用的行政裁量权基准,甄别高频使用的行政权力,全市共梳理出高频使用的行政权力共计122条。高质量开展行政执法案卷检查。抽调25名法制审核人员进行交叉互查,梳理出7大类、34小类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深化复议应诉攻坚。成立重点案件矛盾化解专班和应诉工作专班,建立败诉案件分析研判专报机制,定期在政府常务会上通报案件败诉情况,制发败诉风险提示函。加强对行政机关的应诉指导,发挥个案裁判示范引导作用,实现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量“双下降”。2023年共实质性化解行政诉讼案件56起,重点案件制作行政案件专报获市市主要领导批示。
实施“法治保障”工程,在长效治理中筑牢高水平安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按照《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区域特色工作指引》要求,落实七大项调处有关项目,顺利通过市级、省级验收。优化现有的6个企业调委会的运行制度,并在各乡镇新设企业调委会,提高涉企纠纷化解率。出台《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的实施方案》,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商事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四联调三强化”工作机制。创新“跨所联调”工作模式,开展人民调解员“素质提升年”活动。2023年我市1名同志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13名同志获评“泰州市先进人民调解员”,3名同志获评“泰州市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5家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泰州市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2家单位获评“泰州市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健全特殊人群分类管控机制。探索建立“4321”警辅人员监管机制,重新犯罪率显著降低。携手靖江市家有儿女爱心志愿者协会,启动“靖‘心’归航 靖‘亮’启航—靖江市特殊人群赋能”项目,为矫正安帮对象提供分类化心理矫治。开通“靖直播·益齐学法”远程云课堂,打造社区矫正特色普法节目。与全市1128个网格签订矫正帮扶协议,实现全市三类人员均有对应网格员协助监管教育。
实施“法治提能”工程,在助企惠民中优化高标准服务。围绕新业态就业群体打造“法律援新”品牌,入选2023年度省厅首批“法援惠民生”服务品牌。携手爱心企业,打造“法援惠民生·双鱼爱无疆”公益项目,系全省首创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法律援助公益项目,实现法律援助困难群体全覆盖。建立法律援助“全流程双重质量管理员”制度,法律援助办案质量显著提升。推行小微企业拼团共享法律顾问模式,以空调行业为试点,逐步覆盖泵阀、船舶配套设备、警用装备、家具等行业,共促成全市216家企业出资174.95万元拼团购买法律服务,累计避免企业损失近1千万元。锚定船舶产业链发展目标,推动链上法律服务资源整合集聚,以船舶权属纠纷为切入点,重点关注类案问题的处理方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途径,累计处理类案18件,减少链上企业损失高达10余亿元。实施“明白人两个全覆盖”计划。在建立工会的规上企业中,按照每家企业至少1名的标准培育“法律明白人”。在外卖、快递业等新业态平台企业中培育具有一定威望的从业人员作为“法律明白人”。丰富普法形式,联合融媒体打造“法在身边”电视栏目,在公检法司等部门征集有代表性和新闻关注度的案例,每年确保发布案例不低于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