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工作动态
海陵“三味药方”高效化解医患纠纷
  • 信息来源:海陵区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4-03-14 09:31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泰州市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采取“细致摸排在手纠纷案件、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确保全天候信息传递无障碍”三大策略,有效促进医患矛盾的迅速解决,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细致摸排在手纠纷案件。市区医调委按月度统计积案,责任到组、分工到人,并及时组织调解员研究制定调处措施,实施“一案一策”。定期组织“积案清零”行动,排查纠纷隐患,严防事态升级,努力保障医疗机构和社会稳定。2024年3月8日,市区医调委组织调解员对未调结的15件纠纷逐一进行分析研判,并与患方逐一沟通,征询意见,落实稳控措施。对于其中3例具有潜在涉稳风险的案件,要求调解员对当事人做到“三稳”,即稳住情绪,稳控事态,稳定方向。

二是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市区医调委抓住特殊时间节点,发布医疗纠纷风险提示,提醒医疗机构加强风险防范。全国两会期间,市区医调委通过走访医疗机构、在医调服务微信工作群发信息、与沟通办电话联系等方式,及时向辖区内110多家医院、诊所传递纠纷风险防范工作要求相关信息,提请医疗机构加强纠纷防范和突发纠纷的处置。2月初,走访医疗机构时接待了在泰州务工的贵州籍女子陈某。陈某因脚踝外伤至泰州某医院治疗,因医方漏诊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共同申请泰州市区医调委调解,根据医疗纠纷的特殊性,调解员建议患者等完全康复后再行调解。患者康复后已在贵州老家休养。为方便患方处理问题,调解员便与患者互加微信,并通过电话多次与医患双方联系沟通,促成双方意见趋于一致,最终达成和解。

三是确保全天候信息传递无障碍。全国两会期间,市区医调委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市区医调委调解服务制度》执行,手机24小时开机,人员24小时待命。确保与政法委、司法局、法院、信访、卫健委、医疗机构等单位部门保持信息畅通,同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全力保障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2023年12月10日,30岁的黄某孕后异常入住高港区某医院,治疗后流产。患方认为医院有过错,要求高额赔偿,但医方认为诊疗规范无过错,拒绝赔偿。双方协商无果后,患方投诉至省卫健委平台。2024年2月4日,市区医调委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介入,调解员与双方联系并同意开展调处工作。经过多次沟通,双方分歧逐渐缩小。调解员耐心解释,患者父亲了解医疗后果与诊疗行为的关系,改变对医院的态度。同时,调解员与医方分析诊疗过程,指出医院存在的瑕疵,医方同意给予患方适当补偿。最终于2024年2月26日,达成协议,医患双方握手言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