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工作动态
海陵“四举措”优化企业共建区法治营商环境
  • 信息来源:海陵区司法局
  • 发布日期:2023-11-14 14:49
  • 浏览次数:


海陵区司法局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今年5月起,主动对接海陵区与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共同投资建设的企业集中共建区,先后设立共建区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领航阳光帮扶基地等,推出服务企业“十条措施”,全方位、多领域为面积超20万平方米、拥有注册企业80多家、规上企业11家的共建区提供优质、便捷法律服务,护航共建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专职调解“硬碰硬”破冰涉企纠纷。在共建区设立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安排专职调解员入驻,并设立“委员工作室”,发挥企业主中政协委员的重要作用,共同参与涉企纠纷调解,做到“24小时在线,12小时在岗,遇到纠纷10分到现场,小矛盾不隔夜,大矛盾组建调解小组”的快速处置流程,今年成功调解一起因企业正常裁员造成15名职工群体无理上访的事件,避免情况恶化。截至目前,海陵区司法局通过共建区企业微信群发布矛盾纠纷调解案例60余个,在共建区集中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3次,已成功调解涉企纠纷27起。

二是法治体检“实打实”提供法律援助。自今年5月以来,海陵区司法局组织全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深入走访辖区企业,查找企业在财务管理、安全生产、劳动用工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收集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提出针对性法律意见和建议,效果显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创下“10天时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一起企业多年债权追偿难问题”的记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甚至做到了让双方企业继续合作,充分体现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已帮助企业审核完善合同63份,提出法律建议36条,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2100多万元。

三是普法宣传“心贴心”提升法治素养。线下,在企业共建区建立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占地160平方米,分5批次组织共建区内所有企业主和职工参观学习,提升企业主和企业职工的法治素养和维权意识。同时,在中心广场举办法治宣传活动,送法进共建区,全区“谁执法谁普法”有关部门单位设立展台,发放宣传册,并答疑解惑。线上,在共建区企业微信群发布普法宣传案例、视频等。截至目前,海陵区司法局已在共建区举办大型法治宣传活动2次,举办法治讲座5场,6家企业积极参与区司法局普法宣传片的录制。

四是帮扶基地“手把手”实现平稳过渡。依托江苏百代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建立“领航阳光”帮扶基地,为有就业需求的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后续照管对象等群体提供过渡性就业安置。成立“3帮1”帮教小组,帮教成员由被安置人员所在岗位的直接负责人、车间项目经理及企业经理担任,做到每月定期开展帮教谈话,每季度参加一次司法所工作例会,完善安置帮教激励机制,在为被安置人员提供工作和技能培训的同时,定期开展思想疏导、心理帮教,确保各项帮教措施落到实处。该基地能够接纳安置15名以上人员,已先后安置7名特殊管理对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